發表文章

FSM案例分享:雙腿抽筋

圖片
腳抽筋,通常最常想到的會是甚麼原因? 如果是兩腳都抽筋呢? 如果是反覆抽筋,而且一下子腳抽筋,一下子小腿抽筋,按摩小腿肌肉後又變成大腿抽筋呢? 如果抽筋反覆發作超過一個小時呢? 抽筋 是肌肉的異常收縮,常見的成因有 血液循環不良 、 神經壓迫 ,或 缺乏礦物質 。 ( 參考資料Mayoclinic.org )  1. 抽筋常常發生在沒有充分暖身的運動時,特別是天氣較冷的情況,週邊血管收縮,但運動時肌肉又需要較多的血流供應,造成血液循環相對不足,引發抽筋。 2. 神經壓迫,例如lumbar stenosis,會造成類似抽筋的症狀。 3. 缺乏礦物質,例如缺乏鉀、鈣、鎂,都有可能造成。可能飲食中攝取不足,或是使用利尿劑。 一般如果是運動時抽筋發生的時候,通常暫停運動、休息按摩,幾分鐘就會緩解,不需要甚麼特別的治療。然而如果是因為神經壓迫或是缺鈣,就需要針對原因處理。 #FSM案例分享 這一天,C小姐在逛街的時候,突然右腳趾開始抽筋。她不以為意,站在路邊休息了一下,試著伸展抽筋的肌肉。沒想到過了一會兒,變成左腳抽筋。這就麻煩了,她只好找個椅子坐下,但抽筋越來越厲害,按摩著腳掌的肌肉,接著就變成左小腿、左大腿,也跟著抽筋了...... 當她來看診的時候,已經反覆抽筋超過一個小時了。C小姐看起來蠻可憐的,因為抽筋需要伸展異常收縮的肌肉,但因為抽筋的位置跑來跑去,C小姐什麼姿勢都不舒服,也幾乎很難行走。 詢問病史,C小姐過去沒有這麼厲害的抽筋過,頂多是穿高跟鞋久了,按摩腳幾分鐘就會好。於是我使用FSM先嘗試 91(hardening)/62(artery, muscle belly),46(muscle)、40(inflammation)/62,46、29(spasm)/62,都沒有幫助。看起來似乎使用血液循環的頻率沒有幫助?  再詢問病史,C小姐飲食正常,並不曾有過晚上睡覺抽筋的情況,也沒有服用抗利尿劑或任何其他的藥物。過去病史曾經有過 椎間盤突出 (HIVD) ,左側壓迫但後來沒有開刀,保守治療後近幾年不曾嚴重復發,頂多是左側小腿後側偶有脹脹的感覺 (通常表示是L5/S1 HIVD)。 啊哈! 需要考慮神經壓迫! 趕快來試試 40/396 +,有比較好! 但是還沒有完全緩解。 再想一下,是否脊椎有被影響到? 拿出第二台機器跑40/10 +,結果信心滿滿的l...

What's your favorate frequencies?

圖片
最近在複習Carol和Kim的Podcast,覺得每一集都很有收穫 💓 而且看到可愛慈祥幽默的Carol奶奶,還有比電影明星還美的顏值擔當Kim,有追劇的滿足感 😂 Podcast episode 1: The Why  https://youtu.be/b8W1sTKAVU0 這集Kim問了一個問題:最喜歡的幾個frequencies是甚麼? Carol和Kim分別說出了他們心目中的前幾名,來看看是不是和你心中的一樣呢? Kim和Carol老師對於前五個Channel A大致上意見相同。 老師補充,有人說處理疤痕成人用13/,小孩子比較適合用51/。 160/ malignant virus 是個有趣的頻率,當結構問題似乎都處理了但情況沒有起色,就可以考慮是否有過去病毒感染造成的後遺症 (是說誰沒有感冒過呢? post-COVID時代,考慮一下病毒感染留下的痕跡也是相當合理的)。 另外,老師提到了internal shingles這個診斷。其實也相當合理。Shingles (herpes zoster) 潛伏在神經內,既然內臟也有神經支配,病毒發作在支配內臟的神經,就會造成症狀,而且皮膚上不見得會出現水泡這些典型的皮膚表現。 Kim是一位massage therapiest,專門治療頂尖的職業運動員和選手。或許由於特殊治療族群的關係,Kim最喜歡的前幾個Channal B頻率都和結構有關 (fascia、connective tissue、muscle)。老師則有不同的意見,Carol老師很少使用fascial或是muscle/artery,她覺得這兩個組織都 well-innervated,所以Carol老師的最愛是nerve (/396)。 幾乎每個肌肉骨骼關節受傷的病患,一個禮拜內脊髓就會變得敏感。所以老師舉例,就算是治療rotator cuff tears,她也會先拿一台機器開始跑 40/10、第二台機器跑81/10,第三台機器跑 40,13/396,第四台機器再處理局部受損的組織。  身體受傷的時候,自我保護機制會讓活動度受限。當我們使用FSM修復了受損的關節後,需要告訴身體重新可以開始正常活動了! 這時就要用 40/89,/89是midbrain,裡面有疼痛中樞 thalamus,所以 40/89 可以處理afraid to mo...

FSM案例分享:疤痕軟化

圖片
  FSM有個很神奇的功效,就是可以軟化疤痕組織。我在過去的臨床生涯中,不曾看到其他治療可以達到這麼好的效果。 這位年輕女性S小姐多年前在右側腰背部因為手術留下了很深很大的疤痕。 疤痕是屬於沒有彈性的結締組織,所以S小姐多年來不太能彎腰,彎腰的動作都是由上背部和髖部大腿的動作代償,導致背部長年痠痛而求診。 經過一次FSM治療,使用疤痕軟化的頻率,並同時配合伸展運動,約90分鐘的治療後,就可以看到明顯的柔軟度改善,雙手就可以摸到地面了! 皮膚的傷痕沒有消失改變,但是軟化疤痕組織讓身體的活動度明顯改善,就可以改善很多疼痛和功能恢復的問題! 除了手術後傷口,linlin醫師還想到,嚴重燒燙傷留下的疤痕攣縮也會造成組織和關節活動度影響,或許也可以用FSM幫忙!

FSM 案例分享:異位性皮膚炎

圖片
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長期慢性的過敏反應,患者有嚴重的皮膚搔癢,反覆慢性發作,且因為長期搔抓造成皮膚粗糙乾燥、苔癬化,甚至因為抓傷導致皮膚傷口滲出組織液。這類病患常常有過敏性體制,例如同時也患有過敏性鼻炎或氣喘,或是父母家人有過敏性體質的家族史。 治療異位性皮膚炎,常常並不容易控制。需要配合飲食和生活習慣調整,避免接觸慢性過敏原和其他致敏因子,並且控制患部的症狀,特別是孩子如果皮膚發癢會無法控制的反覆抓搔,皮膚症狀會特別嚴重。 一位八歲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,因為皮膚症狀嚴重,晚上會嚴重到被癢醒。皮膚癢到需要擦類固醇藥膏,但仍控制不良。由於皮膚反覆發炎又癒合,手肘甚至無法伸直。 第一次治療前後患部照片如下,使用FSM減輕過敏反應治療30分鐘,可以觀察到皮膚比較不紅了。當天晚上孩子就沒有再因為皮膚癢而半夜被癢醒。 第二天繼續使用FSM skin allergy protocol,並加上促進皮膚傷口癒合的頻率。 已經可以觀察到皮膚傷口明顯改善,不再滲出組織液。 輔以FSM家用版微電流刺激器,加上促進傷口癒合的頻率,讓病患可以每天在家使用,一個月後就皮膚傷口明顯改善,原本無法伸直的手肘關節也可以伸直了! 期間病患只有在FSM治療後擦Atopiclair愛妥麗乳液,不曾使用類固醇皮膚藥膏或其他治療,曾經使用精油乳液但是皮膚立刻變得更癢只能趕快洗掉,不再使用。 FSM可以幫忙減低過敏反應,而且對於促進傷口癒合效果非常好。 然而要達到長期穩定,還是需要飲食和生活習慣控制,例如檢測慢性過敏原、避免接觸致敏因子喔! 

InspirStar 微電流刺激器 電池使用建議

圖片
InspirStar的FSM微電流刺激器最大的優點就是輕便好用,只要使用兩個三號乾電池就可以提供超過70小時的治療時間。不過現在市面上有許多新的電池型號,會提供較高的電壓,由於機器本身的保護機制,若使用加高電壓的電池,可能會無法使用。 InspirStar建議使用一般鹼性電池或是鎳氫充電電池 (1.2V<電壓<1.6V)。 以下電池型號不建議使用 Here is the current DO-NOT-USE list: - Duracell Power Boost (new in Costco) - Duracell Optimum Power Boost (Amazon and other places) - Kirkland new Alkaline+ (new in Costco) - Panasonic Alkaline Plus (Amazon and other places) - Any Alkaline+ or Alkaline Plus - Energizer Ultimate Lithium

第16屆 微電流醫學會年會 Annual of Microcurrent Conference (Oct 26-29th, 2022)

圖片
  第16屆微電流醫學會年會再次於Arizona 舉辦,講者名單依然是金光閃閃。今年我還是報名了線上參加,很可惜Shannon的課程沒有線上版就只能遺憾了。 線上報名網址:https://microcurrentconference.org/ 之後有機會,再來分享年會中的精彩內容! 演講者名單:

TimeWaver Frequency

圖片
那天回娘家,卻整個下午抱著筆電聽TimeWaver創始人Marcus Schmieke談量子力學,談Burkhart Heim的12維度。爸爸說,你們當醫生還要學量子力學啊?! 我笑了,對啊,聽不懂,所以才要一次又一次的聽啊! 二十多年前開始學習西方醫學,過去的我奉為圭臬,且總是對沒有EBM的非主流醫療保持懷疑的態度,認為只有guideline才是王道。直到多年之後,我發現隨著經驗累積,雖然大部分的病人我可以輕易的幫助他們,卻也有部份盲區讓我如陷迷霧,慢慢我發現自己所學的並非全部,認知到所知的不足。接觸到FSM,更讓我改變了侷限的思維,更能夠對未知採取審慎但開放的態度。 多年前我就從各種不同的管道聽過TimeWaver,但之前的我科學的思維對於"無法證明真偽"的理論敬而遠之。然而,當勝率高到一個程度的時候,就不得不思考冥冥中是否有比我們所知的更高的層次。 以我目前的認知,Timewaver Frequency主要有三大部分: 1. 信息場:發明者Marcus Schmieke,在量子力學的架構下在獲取個人對各項信息的關聯度以及強度。例如,信息場掃描的結果,A先生對於B事件的關聯度有98.77%,強度是1,就表示關聯度很強,但不會太嚴重。例如下雨天走入雨中,淋雨的機率很高很高,但不是甚麼嚴重的事。     不過我還是不知道信息場的data base從何而來,又是如何判定這些關聯性的。如果要說的話,或許有一個TimeWaver大神,而我們手上的機器是一個精美的大籤筒。至於是否靈驗,我不敢下定論,但是抱有高度且樂觀的期待。 2. 單頻系統,主體是Nuna Nina的Gold Frequency(約13萬個頻率)。      Nuna Nina的理論是人體健康正常的細胞,會有低於-70mV的膜電位。而頻率共振,是細胞和信息場之間的溝通語言。藉由掃描身體中膜電位低於-70mV的細胞和組織,並給予頻率共振微電流後,就可以讓細胞重回健康。      然而Gold Frequency的頻率和FSM的頻率難以對應。我認為Nuna Nina的理論或許是掃描出"不健康的組織對應出的頻率",但這些頻率所代表的意義是否真的是軟體解籤的結果就未必了。(畢竟已經是從葡萄牙語翻譯成德語又再翻譯成英文 XD) 無論如何,N...